長三角一體化,跨省電力壁壘將進一步打通
在電力一體化工作正式啟動一周年后,長三角地區能源互聯正不斷向縱深推進。
近日,長三角地區高校領導和專家學者們齊聚湖州,參加了長三角能源互聯綠色發展研討會。該研討會召開的目的就是,推動區域能源協同互聯發展,打造安全、穩定、高效的區域電力供應體系,共同推進城市能源清潔化。
與此同時,在2020年度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召開期間,舉行了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重大合作事項簽約儀式。其中,四地能源集團簽署了《長三角能源基礎設施一體化合作框架協議》,擬建立長三角能源企業合作機制,探索開展大宗資源聯合采購,推進區域間能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中國國家電網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一位研究員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說,電力一體化將有助于長三角一市三省實現電力資源的配置協調。
但他也進一步表示,推動區域電力一體化發展的核心在于國內電力行業的省間壁壘能否真正打破。
上海長三角能源研究院研究報告顯示,2019年,以長三角為主體的年用電量近1.72萬億千瓦時,約占全國24%。華東地區省內和省間市場化交易電量分別達到5943億千瓦時和306.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9%和42%。
一位電力專家對記者表示,長三角地區及廣義上的華東區域電力一體化市場的建立,能夠優化電力資源與運行資源的配置,并使二者互為補充、相互替代。
隨著區域一體化全面實施,長三角一市三省發展定位和產業布局將發生深刻調整,用電負荷將在省市間大規模轉移,電力市場化交易需求也必將進一步迅猛增長。
此外,在他看來,電力一體化將會是清潔能源的驅動網。電力一體化能夠消納西電東輸壓力及污染,為落點在華東區域的清潔能源發展提供潛力與前景?!案鷤鹘y電力基礎設施不同,5G基站、大數據中心等電力新基建通過信息與IT技術的結合,將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現代能源體系,也會更加環保?!?/p>
然而,受省間壁壘和機制障礙的制約,長三角電力要素市場一體化沒有真正形成,電力自由交易受到制約。
我國電力交易形成“省為實體”的格局,一個省份為了保障本省份的就業、稅收,往往不愿意接收外來電力,這一現象被業界稱為“省間壁壘”。
在這種管理模式下,區域電力一體化進程較為緩慢,電力資源未能自由流動,跨省交易受到限制。據上海長三角能源研究院研究報告,2019年跨省交易量僅占華東全社會用電量的1.8%,大部分交易被限制在省(市)內。
專家均表示,中國目前電網技術已經非常成熟,足以克服技術瓶頸。相鄰的幾個省或者電氣資源連接比較緊密的幾個省,如果展開合作,在運行和規劃效率上都會有更好的提升。
“理想狀況中,通過提供一種調頻的服務資源,或備用的電力資源,A省可以幫助緩解B省的電力困境。”上述電力專家說,“但問題核心在于,相鄰的省市能否構建合理的市場機制,電力服務的提供者能不能獲得合理補償,被服務者能不能持續性獲得這種服務?!?/p>
值得注意的是,長三角地區正在積極打破這一壁壘。
2020年4月16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電力行動白皮書(2020年)》正式發布。該白皮書進一步明確了電力企業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示范區建設的重點任務和行動計劃,推動示范區內電力一體化邁出一大步。
在白皮書的指導下,長三角區域電網將加快推進電網協同規劃,推動跨省電網互聯互通研究和建設,進一步優化網架結構,同時進一步打通跨省電力壁壘。
同時,在2020年度長三角地區主要領導座談會的倡議與協議下,通過電力新基建、構建能源企業合作機制,及區域能源設施互聯互通,都有望進一步打破這一壁壘。
國電中星是一家專業的電力測試設備廠家,密切關注電力行業的發展動態,了解更多請訪問國電中星官網:www.jljyyy.com。